589
協助我國廠商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下,因應快速變化的局勢與挑戰,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特囑全國工業總會於8月中旬於北中南舉辦三場實體研討會。本巡迴研討會由工業總會邱碧英副秘書長主持,並邀請到財政部關務署綜合規劃組吳淑華副組長以及資訊工業策進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蘇偉仁商務協理,分別針對我國貿易救濟措施的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與商機進行說明,協助業者了解如何運用合法的手段,維護產業公平競爭,以及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強化產業體質。
文:李佩容
近年來,受到美中貿易戰加劇、烏俄戰爭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襲擾等重大事件影響,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快速;而物價飆漲、利率升高,也正延燒衝擊全球經濟,台灣的產業如何因應與迎接挑戰,是刻不容緩的問題。業者面對全球市場自由化的威脅,除了採用貿易救濟措施,抵禦進口品對產業的衝擊;也應進一步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持續擴展企業轉型的視野,鑒此,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特囑全國工業總會於8月10日、8月17日及8月1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高雄辦事處以及台中工業會舉辦實體研討會。希望協助我國廠商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下,因應快速變化的局勢與挑戰。
本巡迴研討會由工業總會邱碧英副秘書長主持,並邀請到財政部關務署綜合規劃組吳淑華副組長以及資訊工業策進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蘇偉仁商務協理,分別針對我國貿易救濟措施的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與商機進行說明,協助業者了解如何運用合法的手段,維護產業公平競爭,以及中小企業的數位轉型,強化產業體質。
進口貨品威脅情形
研討會首先由工業總會邱碧英副秘書長就工總完成之「2023年進口貨品威脅我國產業調查」進行報告。邱副秘書長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業者在內銷市場中,遭受威脅的來源國以中國大陸占比為最大宗,相較去年比例大幅提升將近30%,其中在受進口威脅貨品部分,除了占比最多的鋼鐵相關產業,其主要原因為全球貿易秩序發生重大變動,多國接續對其國內之鋼鐵產業實施貿易救濟措施,故過剩產能下所產生的低價鋼鐵四處流竄,進而對我國鋼鐵產業造成嚴重威脅。另外,今年新增針織或鉤針織之衣著及服飾附屬品產業,其主要原因為近期中國大陸為鼓勵出口,各關口推出跨境貿易便利化之相關措施,使中國大陸紡織企業獲取海外訂單管道快速恢復。本年調查中顯示,由於我國部分產業因市場開放,受到不公平競爭與衝擊,進口產品大多以低價侵蝕我國市占率,擾亂市場價格,面對進口品威脅,使得我國業者只能以降低價格與進口品競爭。
在完成彙整受到進口品威脅的調查表回卷後,工總提出5項建議:(1)加強預警系統監視;(2)加強海關人力以逐批檢驗;(3)限制專案進口品之數量;(4)協助國內業者申請貿易救濟調查;(5)強化我國業者貿易救濟觀念,以預防低價進口產品擾亂國內市場行情,降低國內產業不公平競爭之現象。
邱副秘書長表示工業總會也將持續協助因貿易自由化受損的產業,並舉辦相關研討會,提供業者正確觀念與相關資訊,同時將相關資訊傳遞給相關主管機關參考。
貿易救濟措施的應用
在「我國貿易救濟措施的應用」部分,吳淑華副組長深入淺出的向廠商說明我國若遭遇進口品的威脅,可以使用哪些合法的貿易救濟措施以保護產業,包含:防衛措施、平衡措施及反傾銷措施,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統計,目前全球實行最多的措施為反傾銷措施,因反傾銷稅最能夠直接達成保護國內產業,免於國外不公平貿易競爭之目的。吳淑華副組長接著介紹反傾銷基本概念,以及傾銷與削價競爭的不同,其中在反傾銷提訴部分,除了提到申請時應檢視申請人資料與申請書所需要件,是否符合財政部規定,另外強調傾銷事實不能單單只看表面價格就決定是否為傾銷,還需考量其他因素,例如:涉案產品輸入我國價格、出口國國內正常價格以及傾銷差額與傾銷差率的計算。最後吳淑華副組長針對我國反傾銷調查申請程序進行說明,以避免國內產業遭遇進口品不公平的競爭,加強對於市場開放的信心。
善用新型商業模式與商機
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蘇偉仁商務協理主講「新型商業模式與商機」時則指出,近年新興數位科技驅動下,發展出不同型態之商業模式,對中小企業也有不同層面之影響,例如:個人事業開始公司化,小魚創業者擴增的「協同眾包(FCC)與共享經濟(Share Economy)」;將傳統的商業模式轉換為訂閱模式的「聯網服務經濟(Xaas, Anything as a Service)」;透過各種智慧行動裝置及無限運算能力,搭建而成的「物聯網經濟(IOT Economy)」;數位平台的崛起加上新冠疫情的催化,衍生出隨時待命,隨時工作的新工作型態的「遠距經濟/數位游牧經濟(Digital Nomad Economy)」;透過連結多點的對外聯繫管道、隨時接觸新市場,以得到更多獲利之新商業生態體系的「互聯經濟(Connected Economy/API Economy)」;最後則是結合AI科技的「人工智慧經濟(AI Economy/Robo-Economy)」。蘇偉仁協理在本次研討會特別強調,在新興數位技術的浪潮下,企業應該善用科技技術,建立己身競爭優勢,以創造新的形態與價值。
今年度北中南三場次研討會已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的與會貴賓對於工業總會邀請之講師及其課程內容相當滿意,除了了解國內產業在進口品威脅之最新情況,也了解如何申請國內貿易救濟措施,並在數位化時代下,布局下一步的行動,提升企業競爭力,並在變化的環境中持續創造企業價值。(作者工總國際處資深專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