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隨著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新冠肺炎等的肆虐,全球經濟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下,台灣廠商被迫前往海外投資、分散風險,如何建立本地投資跟海外投資的雙向互動生態系、避免產業與人才空洞化,值得正視。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之外,第二節探討全球經濟及主要市場的消長變化。第三節分析幾個重要事件,包括: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及綠色、數位轉型的影響。第四節探討前述市場的變化及重大事件影響下,台灣經濟的嶄新定位,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文:王健全
隨著美中貿易戰、俄烏戰爭、新冠肺炎等的肆虐,全球經濟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冠肺炎重挫了中國經濟,雖然解封後一度出口好轉,但在全球經濟滑落之下,中國的經濟也有點欲振乏力。加上美中貿易、科技戰,中國的出口也受到衝擊。
美國經濟雖然表現不差、成長率在2.5%,但在利率大幅攀升下,耐久財消費不如民生必需品的消費熱絡,而筆電、家電、手機等耐久財才是東亞國家、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出口的主力,因此亞洲國家的出口也表現不如預期。
在重大事件方面,美中貿易、科技戰,引發的民主同盟,也導致全球供應鏈版圖的重整。而全球供應鏈重新布局也涉及了母公司、海外子公司的鏈結,因此亟需數位轉型的投資。
其次,在地緣政治的壓力下,台灣廠商也被迫前往海外投資、分散風險,如何建立本地投資跟海外投資的雙向互動生態系、避免產業與人才空洞化,也值得正視。
再者,在歐盟邊境碳稅的運作下,淨零排放成為顯學,綠色轉型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
在美國、中國兩大經濟強權經濟成長可能滑落下,台灣如何擴大內需或尋找分散出口市場,相當重要。
另一方面,在美中貿易、科技戰下,全球經貿、供應鏈版圖重整下,台灣廠商如何在對外投資、國內永續發展尋求平衡點,並促成雙向互動交流的生態系,重新定位台灣經濟。
再者,綠色轉型蔚為風潮之下,結合數位轉型暨人口老化亟需商業自動化,尋求台灣二次的升級轉型。 當然,年輕人低薪、高房價,如何誘導台灣過剩的資金不要投入房地產,加速投入創投、實質投資,一方面可以加速升級轉型,另一方面又可以幫助年輕人創造優質的就業機會。
有鑑於此,本文旨在探討在全球經濟變動下,台灣經濟的重新定位。本文共分五節,除前言之外,第二節探討全球經濟及主要市場的消長變化。第三節分析幾個重要事件,包括: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地緣政治及綠色、數位轉型的影響。第四節探討前述市場的變化及重大事件影響下,台灣經濟的嶄新定位,最後一節則為結論與建議。
國際市場的復甦情況
根據IHS Markit的推估,2024年國際經濟的成長率平均約為3%,多數國家邁向經濟復甦,而且今年(2024)的表現都會比去年(2023)來得好。但幾個重要國家,如美國、中國、印度、日本明年的表現反而比今年下滑。其中以美國、中國的經濟最受矚目,美國在2023年經濟平均成長率有2.5%以上的表現,相當亮點。但目前美國利率高達5.25%,官方利率5%以上,民間利率早就超過7%,包括卡貸、學貸、車貸、房貸,信用卡的循環更高達20%,勢必衝擊消費與投資,對未來經濟成長帶來很大的變數。雖然美國今年可能有降息的規劃,但如果拖到下半年,延後降息對經濟成長應該有不小的影響。
(詳全文 請見工總產業雜誌113年03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