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總會服務網 -- 工總理監事會移師高雄
正在加載......
工總理監事會移師高雄

589

 

看好高雄大南方經濟的崛起,工業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7月5日移師高雄召開。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都親自出席,誠摯的歡迎工總所屬產業界能到高雄投資、旅遊,甚至是留在高雄。會中並安排市府經發局長廖泰翔向工總理監事們說明高雄市投資環境及未來投資藍圖。潘理事長致詞時表示,暖男市長陳其邁扭轉了高雄市的未來,市府團隊更是對投資高雄的企業全力配合,也以超高效率提供應有的服務,在在都值得產業界用心思考在高雄投資、賺大錢。

 

文:譚宗仙

 

 

 

 

看好高雄大南方經濟的崛起,工業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7月5日移師高雄召開。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議會議長康裕成都親自出席表達,誠摯的歡迎工總所屬產業界能到高雄投資、旅遊,甚至是留在高雄。 

 

潘理事長:企業界看好高雄 

 

對高雄的投資環境,工總理事長潘俊榮開場致詞即表明,工總為什麼會來高雄市,是因為高雄市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暖男市長陳其邁扭轉了高雄市的未來,把整體商業、產業結構翻轉過來,硬體、軟體都準備好了;市府非常高效率的服務,讓投資者無憂無慮,也能很快進入狀況。 

 

潘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工總打算在高雄設立辦事處,擴大對高雄的交流,工信集團也備好600億要在高雄投資,企業界都相當看好高雄,高雄是亞洲非常便利的城市,很少有城市擁有雙港,從高雄到亞洲各大城市只要2個多小時都可以到達。 

 

潘理事長表示,高雄市不但交通便利,市府團隊更是對投資高雄的企業全力配合,也以超高效率提供應有的服務,在在都值得產業界用心思考在高雄投資、賺大錢。 

 

潘理事長還提到,15年前,工總到台南見當時是台南市長的賴總統,沒多久,賴總統就當行政院長了,15年後,就做了總統,「今天我們來高雄市,暖男市長很快也會高升。」 

 

陳市長、康議長:歡迎企業投資高雄 

 

隨後致詞的陳市長立即以一句「麥給我相害」表示,能把高雄市長做好,就已經阿彌陀佛了,他還有二年半的任期,會全心全意把高雄市長的工作做完。 

 

陳市長回想過去4年擔任高雄市長以來,就是儘量的做,「我常開玩笑說,我是打一場沒有後路的戰爭,只能拚命往前。」 

 

陳市長表示,在數位轉型跟淨零轉型浪潮下,石化業、鋼鐵業勢必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所以他要求每位局處首長至少拿到3張淨零碳排領域的國際證照,連他自己也不例外,陳市長已經成功完成ISO14067碳足跡課程,並通過國際查驗機構TUV的測驗,將取得國際證照,「如果我不當市長,可以去做碳盤查的工作。」 

 

由於高雄市是海洋城市,陳市長說,要當高雄市的局次長,還有一件事是很重要的,就是每個人都要有帆船執照,而他本人,也同樣有帆船執照,再加上他原本就有的潛水的執照,可說是三照在身。他認為,這是推動高雄市政很重要的精神。 

 

他也提到台積電在高雄的投資案。他說,台積電本來沒有要到高雄投資,台積電本來有很多選擇,後來談了一段時間,「台積電問我還有哪些地方可行,我說中油那塊276公頃土地。」市府也配合台積電的進度,用2年半時間完成原本中油預計要花25年才能完成的土污整治。 

 

陳市長說,台積電在1廠、2廠、3廠後,接下來還有建廠計畫;第一個廠,今年年底就會完工,第三個廠,則會在明年12月完工。「所以,我常常講一句話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陳市長還說,市府24小時服務所有投資廠商,經發局所轄投資高雄事務所,對接行政院投資台灣事務所,企業來高雄投資,市府會協助解決水、電、行政程序等相關問題,縮短企業在建廠時遇到的時間風險,廠商來高雄投資只要遇到中央問題,高雄市府可以幫忙解決,他說,「市長當過行政院副院長,熟門熟路,大家不用擔心」。 

 

提及國際經濟發展趨勢,陳市長表示,在處理巨量資料時,一定會使用到算力,市府分析即時大數據,協助高雄智慧城市治理,例如運用在疏散演唱會人潮及做好相關配套服務。隨著之後智慧應用服務,高雄推動亞灣2.0計畫,希望企業總部或系統廠商可以進駐;另外,因應人才需求,市府爭取到清大、陽明交大到高雄設立分部。 

 

最後,陳市長不忘向工總理監事招手,高雄擁有充足的水、電、土地及宜居環境,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市府全力推動數位轉型、淨零轉型,歡迎企業投資高雄。 

 

緊接著陳市長之後,高雄市議長康裕成也代表議會歡迎工總南下高雄。她強調,高雄從過去被認為的鐵鏽城市,轉身成為科技新城,希望工總旗下所有產業會員對高雄會有不同視野的觀察,高雄不會讓大家失望,高雄市議會也歡迎大家來高雄投資、旅遊、甚至是留在高雄。 

 

廖局長:現在正是投資高雄的最好時間點 

 

會中,也安排市府經發局長廖泰翔向工總理監事們說明高雄市投資環境及未來投資藍圖。 

 

廖局長開場時,先讓與會的理監事們回想過去大家對高雄的印象是什麼?他說,過去搭高鐵進入高雄時,看到的是半屏山、中油的煉油廠,如今,中油煉油廠原地已是台積電第一座廠的廠址,且即將在年底完工,未來的高雄,則會是科學、宜居、幸福的城市。 

 

在地文化方面,廖局長指出,在演唱會經濟這一塊,大型演唱會能帶來國際、國內觀光客,2023年高雄總計辦了171場次,吸引了140萬人次,演唱會經濟讓我們住宿餐飲創歷史新高,2023年時達到900多億元。 

 

廖局長表示,還有今年迎來的黃色小鴨,是第十年又再度迎來,吸引了900萬人次,創造了140億的觀光財。 

 

他指出,高雄在觀光、產業發展的利基點在於交通的便利,從高雄飛行亞洲各大城市只要2個多小時,不論是原物料要進、出口,廠商要來高雄洽商,都能快速的進到高雄。 

 

而高雄的在地交通網,廖局長表示,高雄捷運可以抵達高雄的主要園區,包括台積電的廠房,有助於企業的投資、留才。 

 

而企業最為關注的電力供應問題,廖局長掛保證說,在高雄不是問題,大高雄地區的發電量一年有100億度,用電量只占發電量的61.8%,電網與其他城市相比,也相對穩定,因為高雄是工業城市,接下來,還將進行30億元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 

 

更重要的是,廖局長說,高雄擁有充裕的綠能,因為高雄光電的備安量是全國第一,而且還有豐沛的水資源。 

 

也因為水電供應充足,廖局長指出,在科學園區的產值上,南科已經超越了竹科,未來南部將成為先進半導體產業的聚落,從設計、製造、封裝,相關的材料。 

 

未來除了半導體外,廖局長表示,還要有更多的AI算力,而亞洲新灣區有幾個計畫,就是為因應未來產業的需求。 

 

廖局長指出,高雄亞灣涵蓋了早期的高雄港,以及周邊新規劃的商業區及大型建設,亞灣區擁有台灣少見的天然海灣,而且位置非常接近高雄市中心—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又有大片可開發土地,區位條件相當稀有。可以用來做為企業總部的運用。 

 

廖局長指出,目前已進行「亞灣2.0」的計畫,將時間拉長,也爭取到172億元的預算,進行研發與能源的補助。將亞洲新灣區升級為企業集團旗艦中心聚落。亞洲新灣區之內所有建築都採國際競圖、綠色建築概念,將帶動高雄市影視產業、數位內容、會展、文創、水岸觀光業、遊艇產業的發展。 

 

廖局長說,台灣第一個碳交易所設立在高雄,而高雄的碳排量占全台的20%,所以,面對2050淨零碳排趨勢,高雄市有自己的減碳路徑,每10年要減碳30%,從減碳過程中進行產業轉型、氣候轉型與社會轉型。 

 

廖局長因此指出,現在正是投資高雄的最好時間點,如果想要建工廠的企業,高雄會是少數有完整地可以提供的城市,如果有擴廠需要,不管是產業、科學園區,甚至是租用或購買,高雄的「投資高雄辦公室」都有相關的供給服務,同時,還提供完整管理、公共建設包括污水處理等;高科技公司若在高雄設立辦公室,有相當的優惠,一樣可以提供「006685方案」。 

 

在廖局長說明完後,市府也為工總理監事一行人安排考察行程:搭船走訪亞灣,認識高雄市投資環境及建設。(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gotop